導(dǎo)語:結(jié)婚是人生中的大事,因此尤為傳統(tǒng)和隆重,很多民族習(xí)俗和文化都可以體現(xiàn)在婚嫁習(xí)俗里。你知道蒙古族的婚嫁習(xí)俗是怎樣的嗎?蒙古族同胞是怎么結(jié)婚的呢,他們會穿什么衣服呢?本期的
蒙古族風(fēng)俗習(xí)慣,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!

1、簡要說說蒙古族的服飾婚姻風(fēng)俗
蒙古族的服飾婚姻風(fēng)俗,流行于內(nèi)蒙古伊克昭盟鄂爾多斯草原。素以獨特的儀程和生動優(yōu)美的祝詞聞名中外。其過程由定親、婚禮、回門三部分組成。
訂親:兒子長大成人后,父母為之物色對象,然后請媒人去女方說親。通常分小定和大定兩步進行。小定,由媒人帶上兩盤餅子和一瓶白酒去女方家說親,取得女方父母的同意。大定,除媒人外,女婿和一位近親隨同前往女家。帶著哈達、一只綿羊背子(煮熟的整羊,也可用磚茶代替)等禮物。女方除父母外,娘舅、近親和鄰友等參與協(xié)商,主要商定聘禮的數(shù)量和成婚的日期。大定之后,雙方父母可相互走動,選擇一個吉年吉日,圍繞八卦舉行一個開婚的儀式,商定迎親、挽頭的具體時辰,爾后向親朋鄰友發(fā)出婚宴的邀請。
2、蒙古族婚嫁文化的“婚馳”全過程
一、乘馬娶親。新郎身著盛裝蒙古族服飾,披弓掛箭,騎棗騮馬,祝頌人、大賓,伴郎隨同前往女家。出發(fā)前,祝頌人念誦弓箭贊、駿馬贊。途中還要舉行祭祀天地諸神儀式。
二、閉門迎婿。女方見男方迎親人馬來到,即點燃旺火。男方迎親隊伍來到灶臺前,念誦圖勒嗄贊、駿馬贊、增箭贊,品嘗奶食圣餅。準備步入婚宴正廳時,女方將門關(guān)閉,男方祝頌人和女方開始問答,經(jīng)幾個回合的舌戰(zhàn),女方將男方娶親人放入。
三、獻羊祝酒。男方同女方父母親朋賓客獻全羊,并一一敬酒。女方招待來客,歡唱婚宴歌曲。
四、求名問庚。由男方祝頌人向女方求問新效的姓名、年齡。新娘在出嫁寸都要另超一個新名。女方常故意詰難對方,經(jīng)多次詢問,直到新郎獻上哈達和金銀首飾,女方大嫂才告之,與新郎交換哈達。
五、女家晚宴。女方舉行一次盛婚宴,招待所有來賓,婚宴上,新郎向女方父母親友叩頭敬酒,女方向新娘贈送禮品。但是新郎不參加正廳的晚宴,與新娘在小輩房進膳。進膳前,新郎須當眾人面,把一個半生不熟的羊悻骨掰開。
六、新娘上馬。晚宴結(jié)束后,與新娘要好的咕娘知道新娘要起程,便用綢帶把她們自己和新娘拴在一起,準備阻嫁。當婚事總管宣布裝新的命令,男方前來搶新娘時,阻嫁的姑娘便又哭又鬧,不讓對方把新娘拉走。這時,男方要請一對老夫婦作為綰頭爹娘解圍。之后,綰頭額吉把新娘的辮子解開,梳琿好,戴上鏈垂、頭飾,表示新娘的姑娘時代已經(jīng)結(jié)束,清晨,新娘頭蒙紅紗t馬,繞蒙古包一周,賓客唱歌為她送行。
七、迎新拜灶。新娘快到婆家附近時,男方要派人到野外迎候,并設(shè)宴款待對方,由祝頌人致迎新詞。新郎和祝頌人趁機逃走,先行到家。新娘到婆家門前,穿過火堆,接受火的洗禮。步入正廳,先向灶神三拜九叩,祝頌人誦讀祭灶詞。然后新娘叩拜公婆、主婚人等,婆母給她揭去面紗。
八、放夜送客。男方家設(shè)宴招待賓客,賓客派代表向男方獻上全羊,然后入席。宴席以飲酒唱歌開始,男方總管向賓客敬第一輪酒,新郎新娘敬第二輪酒,爾后吃全羊,接著新郎父母敬第三輪酒,一直歡飲達旦,稱為放夜。
九、翌日清晨,忌管向大家致送客詞。早餐后,回禮(主家把禮金的一半回贈客人),婚禮結(jié)束。
十、回門:婚禮三天以后,由公婆或兄嫂領(lǐng)上新郎新娘到娘家去,住一天兩宿,公婆或兄嫂先返回,新郎新娘再住一天,偕同娘家沒有來參加過婚禮的親戚到婆家,這叫倒回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