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(dǎo)語:我們總是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過很多絕技表演,走大刀、噴火、吞劍等等,讓我們感覺不可思議,覺得這是不可能發(fā)生的事情。但是這些“不可能”在苗族的絕技中成為了“可能”。本期的
苗族風(fēng)俗就帶您一起來了解一下苗族具有神秘和娛樂色彩的絕技。

1、金槍穿喉
“金槍穿喉”,屬苗族民間武術(shù)中的氣功功夫之一。表演者用一桿矛頭作為道具,桿尾著地,槍頭上的矛頭抵置于自己的咽喉部位,然后運用氣功將其桿身慢慢地壓彎曲,再將其慢慢地放回,或?qū)⑵鋲簭澲罄^續(xù)用力,直到將其折斷。
2、下火海
亦稱“闖火海”,原為苗族覡師為久病不愈的病者驅(qū)鬼祛病的一種巫技,現(xiàn)已剝離出來作為一項供人觀賞的苗族民間傳統(tǒng)絕技藝術(shù)。表演者一般在8人以上,有男有女,表演時,先用4至12塊不等的鋼板在火爐中燒得通紅,再將其鋪設(shè)在地上,由掌壇師造“雪山水”,燒香化紙,請祖師到堂佑護。巫師或巴狄(覡師)吹響牛角,鼓鑼齊起。表演者脫掉鞋襪,赤腳依次從煅紅的鏵口或鋼板上踏過,有的手上還提著兩桶水,背上背著兩三個人,搓著鋼板通過。
只見表演者腳底生煙,傳出一股焦煳味,觀看者無不唏噓膽寒,表演者卻安然無恙。
3、撈油鍋
表演時,先架好鐵三角,將盛有植物油的鐵鍋擱置其上,猛火使油煎至翻滾。望著鍋里滾滾翻騰的油,表演者捋衣挽袖,赤手撈出預(yù)先投入鍋中的錢幣或其它物件。物件取出后,表演者的手毫無燙傷痕跡?;?qū)Ⅳ亵?、活魚等投入鍋內(nèi),待到糍粑焦黃飄香之后,赤手從鍋中將其一一撈出遞給旁觀者,旁觀者在品嘗油炸糍粑美味的同時,倍感驚險奇特。
4、口含紅犁
又稱“嘴銜鏵犁”,即先將用于犁田犁土的鏵犁放入炭火中燒紅,表演者先用鐵夾將其從炭火中取出,然后口念咒語,并將巳被燒得通紅的鏵犁送至嘴前,張口用牙將其銜于口中。

5、吞碗
又稱“嚼碗”。表演者拿一碗片并用石頭或鐵錘將其砸碎,然后隨意撿拾幾塊破碎的碗片將其放入口中嚼碎并吞入肚中。
6、赤手取火
原為儺活動中的一個程式。表演者先將木炭放入火爐或地坑中燒燃至通紅,作一些法式,口念咒語,然后赤手伸進炭火中取出幾粒或捧出一捧通紅的炭火來展示給觀眾。待其將炭火放回火爐或火坑里之后,再將自己的手展示給觀眾,而手絲毫無傷。
7、舌舔紅犁
原為儺愿戲中的一個過關(guān)程式。表演者先將一塊鏵犁放入炭火中燒紅,待其燒紅之后用鐵夾將其夾取出來送至眼前,然后伸出舌頭,以舌頭去舔紅犁。
只聽到紅犁被舔得發(fā)出“吱吱”的聲音,舌頭上隨聲冒出青煙,表演者舌頭卻安然無事。
8、苗族的其他絕技
苗族絕技還有“紙上飛仙”“腳踩燈泡”“槍尖上的舞蹈”等等。它們已逐漸由還儺愿、祭祀活動中剝離,成為獨立的民族民間文化表演項目進入民族節(jié)日活動表演。
另外,還有
斜走大刀、上刀梯、赤腳走火籠、仙人合竹、引火燒身、竹竿曬蛋、秤桿提米等絕技,無不讓人瞠目結(jié)舌,堪稱奇跡!
你可能還喜歡
探究苗族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和節(jié)日習(xí)俗
舌尖上的苗族風(fēng)俗,獨特的苗族飲食
文化的符號,多彩的苗族服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