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背圖第四十六象:己酉 坎下巽上 渙(推翻軍人統(tǒng)治)
推背圖第四十六象:己酉 坎下巽上 渙(推翻軍人統(tǒng)治) |
![]() |
|
【讖曰】 |
黯黯陰霾 殺不用刀 萬人不死 一人難逃
|
|
【頌曰】 |
有一軍人身帶弓 只言我是白頭翁 東邊門 伏金劍 勇士後門入帝宮
|
|
【金圣嘆】 |
“此象疑君王昏 ,一勇士仗義興兵為民請命,故曰萬人不死一人難逃?!?br /> | |
【詳解】 |
【讖頌詳解】 | |
1. 解讖 【黯黯陰霾】 朝政昏暗,民怨國亂。 “霾”:音埋,懸浮著煙塵的混濁空氣。 【殺不用刀】 指武力平定四人幫過程沒有流血。 【萬人不死 一人難逃】 借“一人為萬民請命”的俗語,喻指這一事件類似政-*變。 2. 解頌 【有一軍人身帶弓】 政-*變?yōu)槭椎膶④姡掷镫[含著一個“弓”字。指葉劍英。 葉劍英,十大元帥之一,原名葉宜偉。偉字含韋,《說文解字》注為“韋:皮繩和弓弦”,正合“身帶弓”。 【只言我是白頭翁】 “只言”:只言片語,用“白頭翁”這只言片語,點明本象的主人公——葉劍英。葉劍英當時79歲,有詩曰:“老夫喜作黃昏頌”,自稱“老夫”,與本句意合。 【東邊門里伏金劍】(陳曦試解) 指政-變的“誘敵抓捕”,伏兵設于“門里”,方位與“東”有關?!敖饎Α保杭戎肝溲b,又暗示葉劍英的名字。 1976年10月6日,抓捕四人幫是在懷仁堂。懷仁堂位于“中 南 氵每 ”豐澤園“東”北。在懷仁堂“東”側(cè)門里,伏兵抓捕了來開會的王洪文、張春橋。然后,又在“東”休息室門內(nèi),抓捕的姚文元。 【勇士后門入帝宮】 到江 青的住處抓的她?!昂箝T”:皇后住處的門。 江 青是毛的正式夫人,故以“帝宮”、“后宮”隱喻其住處。當時,江 青在她住的春藕齋被警衛(wèi)小組拘捕。 2. 解圖: 圖中的竹葉,隱含了葉的姓。讖中點出了“劍”字,文中敘述英勇的舉動,暗含“英”字;“身帶弓”也隱喻了葉劍英的原名。 古文常用借代修辭,以部分代整體,圖中一人并不是政-變的唯一領導,而是以這個關鍵人物——葉劍英,來指代大家。 圖中老者憤然,喻指葉老對四人幫的憤恨。文化大革命初期,葉曾當面怒斥江 青,猛拍桌子造成掌骨骨折。 葉劍英當時是國家副主席,“政 氵臺”局常諉、長期主持軍諉,有兵權(quán),在軍隊威望極高。抓捕四人幫,是由葉坐鎮(zhèn)“中 南 氵每 ”指揮的。 |
||
【文征解卦】 |
||
卦為“渙”,下為坎,指水;上為巽,指風。 象為:“風吹水面,流動四散;又有春風吹散嚴寒,令冰雪消解之意”。 正是結(jié)束‘文化大革命’,撥亂反正之喻。 |
||
【眾人解曰】 | ||
中日二次戰(zhàn)爭雖然勝利,但卻造成鷹派勢力大漲,軍人掌權(quán),獨裁統(tǒng)治。真是泰極否來,黨之大不幸也,中華之大不幸也?!镑鲼鲫庼病⒉挥玫丁?,黑暗的統(tǒng)治,殺人不見血,“有一軍人身帶弓 只言我是白頭翁”,這獨裁者年長,手握兵權(quán),是個軍人“東邊門里伏金劍 勇士後門入帝宮”,勇士們里應外合,偷襲東華門,最終成功地從后門進入。殺死了軍事獨裁者,避免了更多的老百姓被殺害,故曰“萬人不死,一人難逃”時間當在中日二次戰(zhàn)爭之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