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背圖第三十三象:丙申 大過(清朝立,傳十帝)?
推背圖第三十三象:丙申 巽下兌上 大過(清朝立,傳十帝) |
![]() |
|
【讖曰】 |
黃河水清 氣順則治 主客不分 地支無子 |
|
【頌曰】 |
天長白瀑來 胡人氣不衰 藩籬多撤去 稚子半可哀 |
|
【金圣嘆】 |
“此象乃滿清入關之徵。反客為主殆亦氣數(shù)使然,非人力所能挽回歟。遼金而后胡人兩主中原,璜璜漢族對之得毋有愧?!?br /> | |
【詳解】 |
【讖頌詳解】 | |
本象預言滿清繼承中華國脈,總述清朝國運。 1. 解讖 【黃河水清 氣順則治】 “黃河”:喻中原,中華大地?!八濉保簢}變?yōu)榍宄? “氣順則治”:含“順治”年號。字謎與含意融為一體:既喻滿清自順治帝開始入主中原,又喻自順治時,中原漸漸氣順,由亂漸治。 【主客不分】:滿清反客為主,滿清女真各部,原隸屬明朝,為客。 【地支無子】:“地支”,地支共12個,這里喻指12。 皇太極1636年改國號為“清”,清朝承傳他皇位的共10帝,加上實質創(chuàng)始人太祖努爾哈赤,為12帝。 “子”:12地支之首?!盁o子”:沒有第一個,喻第一帝努爾哈赤不是清朝皇帝。努爾哈赤統(tǒng)一女真部,1616年建立后金,是大清的前身。 2. 解圖: 圖中的一舟插八旗載10人從東北而來,喻指滿清八旗自東北入關,大清自順治帝開始“統(tǒng) 氵臺”中原,共有10位皇帝。 3. 解頌 【天長白瀑來】:滿清自東北長白山一帶起勢,象瀑布一樣沖向中原。 【胡人氣不衰】:滿清為胡人,氣勢不衰。 元朝就是胡人(蒙古)為君,清朝又是胡主,故曰“胡人氣不衰”。 【藩籬多撤去】:指康熙1673~1681年撤削三藩、平定藩亂。 清朝奪得中原后,分封了三個開國的漢將降臣為王:吳三桂為平西王轄云貴,耿繼茂為靖南王鎮(zhèn)福建,尚可喜為平南王守廣東。康熙十二年撤三藩,吳三桂率先舉兵叛亂,耿精忠(耿繼茂之子)反于福建,尚之信(尚可喜之子)叛于廣東,三藩一度打下長江以南,終被康熙平定。 【稚子半可哀】 “稚子半”:倒讀破解——半稚子,滿清入關后的10帝中,有一半即位時是不到十歲的“稚子”:順治,康熙,同治,光緒,宣統(tǒng)。 倒讀破解在《推背圖》中較常見,如: 第24象的“山厓海邊”:“山厓”是對南宋地名“厓山”的倒置設迷。 本稿下一象也有。 |
||
【文征解卦】 | ||
卦為“大過”,下為巽,指風;上為兌,指澤。 “大過”卦:“利于出外,有所往,通順”。正合滿清出關,兵指華夏,順利地得了天下。 “大過”為:“枯木生花之象”:明末腐*朽之極,為枯木,原為中原屬國的滿清入關,給華夏帶了新氣象,統(tǒng)一了中華民族,國土由明朝的355萬平方公里,擴大到1240萬平方公里。清朝前期出現(xiàn)國力鼎盛的“康乾盛世”,是為“枯木生花”。 本卦大象:“中間四陽爻,為結實之梁,但初末為陰爻,力弱不支,則勢將摧折”。本卦運勢:“有力不從心,負擔過重之象,多煩惱,防官非及水險”。卦象演化也如清朝國運:初期國力弱,中期強,后期官僚腐bai,是為“官非”;被海外列強欺凌,是為“水險”;對外不斷割*地*賠款,是為“負擔過重之象,多煩惱……勢將摧折”。 “大過”卦,是“有大過失之意”——滿清初期鎩伐也相當大……似乎重現(xiàn)了蒙元滅宋的歷史,網(wǎng)絡上這方面的文章也很多,不能贅述。同樣,滿清也漸漸被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所同化,為中華民族注入了新的血液…… 畢竟,這個代價太慘烈了,這是明朝腐沒落的代價,堪為“大過”! |
||
【眾人解曰】 | ||
不詳人 嘆曰: 朝代換了,政府換了,來統(tǒng)治中原的人國號曰"清",應了讖曰"黃河水清"。黃河是中原的代表,中原全"清"了,意義非常明白。來的皇帝是清世祖,建年號為"順治",應了讖曰第二句"氣順則治"這句活。全國氣"順"了,慢慢逐漸走入"治"道。此暗示之語不可謂不妙。 本來滿清乃明朝的客人?,F(xiàn)在清兵入關,做了中國的皇帝,?那時變成了中國的主人,喧賓奪主,正又應了讖曰"主客不分"這句話。因為,漢并沒有變成客人,所以不叫"主客顛倒"。清朝傳主十一世,一直到宣統(tǒng)溥義退位。應了讖曰第四句"地支無子"這句話。此暗示必須稍費解釋。地支有十二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已、午、未,申、酉、戍、亥。今少了子,只剩十一支,暗示清朝君主十—位。 清太祖努爾哈赤原據(jù)有松花江、鴨綠江,圖門江之地,也就是長白山一帶。"天長白瀑來",意指清兵來自"長白"。自從五胡亂華以至于北宋火于遼金,南宋滅于元,今天明朝又滅清,顯然胡人陰魂不散。應了這句"胡人氣不衰"。 清朝初年清政府利用降將來東征西討,尚可喜是平南王,耿繼茂是清南王,吳三桂是平西王,是為三藩。由于三藩逐漸強大,而且利用價值已經(jīng)沒有了,于是清圣祖康熙把他們削了。應了這句"藩籬多撤去"的預言。滿清政府統(tǒng)治中國,使令漢人都要剃光前半部的頭發(fā),不從者格殺勿論。光著前頭恰似小孩童一般,所以叫"稚子可哀"。另外此語本來就指漢人可哀之意。 袁明 嘆曰: 暗指:大清立國,順治皇帝執(zhí)政。順治帝薨后,其子玄曄登基,年號康熙,是為清圣祖??滴醢四?,年僅十六歲的康熙成功的翦除敖拜及其黨羽,開始親政,并撤藩。先后平定了"三藩"叛亂、準葛爾部叛亂、西藏叛亂,并廢除了原先滿人執(zhí)行的圈地制度。開創(chuàng)了"康乾盛世"。應證了"胡人氣不衰藩籬多撤去 稚子半可哀"這一句。 不詳人 嘆曰: 氣順則治:清世祖的年號是順治.努爾哈赤建立后金,直到其孫清世祖才入主中原. 地支無子:地支有12數(shù),象征努爾哈赤建立的后金會歷經(jīng)12位皇帝.子居地支首位,象征努爾哈赤雖然建立后金,但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.故以清為國號的皇帝有11個,只有努爾哈赤1個以后金為國號. 長白:吳三桂,字長白,江蘇高郵人.明末為總兵鎮(zhèn)守山海關.李自成破北京,吳三桂引清兵入關,破李自成,封平西王,鎮(zhèn)云南. 胡人氣不衰:清國祚長達296年(后金太祖天命1年,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后金,公元1912年2月12日,宣統(tǒng)帝下詔退位). 藩籬:指3藩. 不詳人 嘆曰: 圖上有艘船插八面大旗,船上坐著人頭一算10個,清朝傳10個主子. 正見編輯小組 嘆曰: 這一象開始講清朝。"黃河水清氣順則治":黃河意指中原大地。此句指滿清入關,自順治帝始統(tǒng)治中原,實乃天意。"主客不分"指滿清統(tǒng)治是反客為主。"地支無子"隱清朝皇帝概況:十二地支代表清朝共有十二位皇帝;子乃十二地支之首,"無子"意隱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努爾哈赤死在清朝國號建立之前--努爾哈赤死后,其子清太宗皇太極建大清國號,尊努爾哈赤為清太祖。 "天長白瀑來胡人氣不衰":此句指滿清自東北長白山一帶起勢;從宋朝遼金以來,胡人(北方異族)于元、清兩度統(tǒng)治中原,氣勢不衰。"藩離多撤去"喻指清朝國防漸弱,以至末年遭受外強侵略。"稚子半可哀"隱滿清入關后的十位皇帝中,有一半(順治,康熙,同治,光緒,宣統(tǒng))在即位時是不到十歲的"稚子",這一狀況在清末卻成為悲劇。 圖中的一舟載八面旗幟和十人從東北而來,喻指滿清八旗自東北入關統(tǒng)治中原,入關后大清歷史共有十位皇帝。 大陸大法弟子 嘆曰: 朝代換了,來統(tǒng)治中原的人國號曰“清”,應了“黃河水清”,那么黃河寓意何在呢?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(fā)祥地,黃河就代表著整個中原,清入關后第一代皇帝號順治,又應了“氣順而治”。本來滿清乃明朝的客人,現(xiàn)在清兵入關,做了中國的皇帝,成了中國的主人,但漢人并沒有變成客人,因為經(jīng)過康熙大帝一生的武功文治,漢滿已經(jīng)逐漸融匯在一起,變成“主客不分”,滿漢一家。清朝傳位十一世,又應了“地支無子”,因為地支有十二支,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已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今少了其中的子,只剩下十一支,就暗示清朝君主十一位。接著再看下面四句,清太祖努爾哈赤原據(jù)有松花江、鴨綠江、圖們江之地,也就是長白山一帶,就應了“天長白瀑來”,即來自于長白山,自從五胡亂體,以至于北宋滅于遼,南宋滅于元,明朝又滅于清,則應了“胡人氣不衰”。清圣祖康熙經(jīng)過較長時間的努力,削平了吳三桂、耿精忠、尚可喜三藩,則應了“藩籬多撤去”。清人入主中原,漢人都要剃光前半部頭發(fā),像個小孩童一般,所以叫“稚子半可哀”。再看圖上的預示,船從水上來,暗示清人進入黃河,進入中原,更令人嘆服的是,船上插著八面旗幟,一千多年前的李淳風,連清人的八旗與八旗子弟都形象地預示到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