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背圖第二十七象:庚寅 豫(明朝立國)?
推背圖第二十七象:庚寅 乾下震上 豫(明朝立國) |
![]() |
|
【讖曰】 |
惟日與月 下民之極 應(yīng)運而興 其色曰赤 |
|
【頌曰】 |
枝枝葉葉現(xiàn)金光 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東岸上光明起 談空說偈有真王 |
|
【金圣嘆】 |
“此象主明太袓登極。太祖曾為皇覺寺僧,洪武一代海內(nèi)熙洽,治臻大平?!?br /> | |
【詳解】 |
【讖頌詳解】 | |
【惟日與月】:明朝的“明”字,喻1368年,明朝登上了歷史舞臺。 【下民之極】: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賤,少年時要飯,被迫做了和尚。 【應(yīng)運而興 其色曰赤】:朱元璋應(yīng)運而起,建立明朝。 “赤”:紅色,喻“朱”,“朱”也是紅色。 【枝枝葉葉現(xiàn)金光 晃晃朗朗照四方】:喻明朝的“明”。 【江東岸上光明起】:朱元璋在江東的應(yīng)天府(今南京)稱帝,建明朝。 【談空說偈有真王】:指佛門出了帝王?!百省保阂艚郑鸺业脑?。 圖中: 天上日、月,喻“明”字。樹上掛曲尺,即“木、∟”,合為“朱”。 |
||
【文征解卦】 | ||
卦為“豫”,下為坤,指地;上為震,指雷。 本卦運勢“如意安泰,可得長輩扶助”。朱元璋投軍后,得到首領(lǐng)郭子興的器重,將養(yǎng)女馬氏許配給他。后來郭氏一家戰(zhàn)死,朱成了首領(lǐng)。 “豫”卦大象:“雷出于地上,陽氣奮發(fā),萬物欣欣向榮”。正合明朝驅(qū)逐了蒙元,救民于水火。雖然朱元璋大鎩功臣,但他安養(yǎng)生息,重農(nóng)桑、修水利、抑豪族,成功地恢復(fù)了生產(chǎn),也算是為民造福之主。 |
||
【眾人解曰】 | ||
金圣嘆不詳人 嘆曰: 話說元末,順帝荒淫無度,天下大亂,其中有一伙以郭子興為主帥,活動濠州、滁州一帶。他有一位部下,名叫朱元璋。這個人就是撥亂反正,掃滅群雄,趕走蒙古人,統(tǒng)一中國,恢復(fù)漢統(tǒng)的明太祖——大明朝開國之君。元至正十六年,即公元一三五六年,朱元璋克金陵自立為大元帥。至正二十八年,元順帝棄大都北走。公元一三六八年即至正二十八年的翌年,正月即位于應(yīng)天(金陵),國號為明。 讖曰第一句寫得清楚"惟日與月"。朱元璋統(tǒng)一天下,國號為"明",唯日與月也。讖曰第三句"下民之極",百姓涂炭,元朝氣數(shù)已盡,朱元璋乃"應(yīng)運而興"成就民族革命的大事業(yè)。讖曰第四句"其色曰赤"即"朱"色也。已經(jīng)明指應(yīng)運而生的天子乃是"朱"元璋。 元朝由蒙古人來統(tǒng)治中國,漢族遭受了從未有的歧視和壓迫。加上元室無道,民生困苦,是中華民族的困苦黑暗時期。朱元璋能夠在這種群雄割據(jù)的局面里,趕走了統(tǒng)治中原幾九十年的蒙古人,平定了天下的大亂,全國統(tǒng)一,漢民族重見日光,開創(chuàng)了宋太祖以來首次的大一統(tǒng)局面。所以有頌曰第—、二句的頌揚詞句。 而頌曰第三、四句"江東巖上光明起。談空說偈有真主。"即在暗示天下真正天子乃出于濠州,而且是出于空門。這"談空說偈"是佛寺里和尚的功課。原來,朱元璋從小就出入于皇覺寺。到了十七歲時父母已雙亡??酂o生計之下就剃了光頭投入皇覺寺,包括云游來回在內(nèi),一共也吃了八年的和尚飯,說起來也是一位老資格的和尚了。他投奔郭子興乃是他二十五歲時的事情。因此說"談空說偈出真主"(朱元璋生于元致和元年,公元一三二八年) 袁明 嘆曰: 預(yù)言明朝將興 大陸大法弟子 嘆曰: 看看明朝開國的歷史,一字不差地被《推背圖》事先言中。“惟日與月”是個明字,預(yù)示此朝國號為“明”?!跋旅裰畼O”意思是最低下的賤民,恰巧明太祖從小孤苦伶仃,討過飯,放過牛,當(dāng)過和尚。“應(yīng)運而興,其色曰赤”由賤民應(yīng)運而一舉成就帝業(yè),其特征帶有赤色,恰巧朱元璋的朱又同赤,另外朱元璋起兵時的隊伍叫紅巾軍,以紅巾裹頭,圖中的預(yù)示就更明顯,樹上掛曲尺,即木字上加一個拐曲符號,是個“朱”字,太陽與月亮合起來是個明字。再看“枝枝葉葉現(xiàn)金光,晃晃朗朗照四方,江東岸上光明起”三句也很清楚地預(yù)示了一個明字,同時還點明了地點“江東岸上”,后來的明太祖也的確出于濠州。第四句“談空說謁有真主”談空說謁是指和尚參悟禪理做功課,這句話的意思是,和尚里邊會出真命天子。巧得很,朱元璋青年時,整整做了八年和尚,早被八九百年前的李淳風(fēng)看出來了。 劉天鴻 嘆曰: 圖中的兩個圓各指日和月,合在一起就是“明”,這與讖曰中的“惟且與月”是同意。另外“照四方”和“光明起”也都暗示明朝興起。明太祖朱元璋作過和尚,讖曰中稱“下民之極,誰能想到和尚最后作了皇帝?古人相信天意,是為“應(yīng)運而興”。“其色日赤”,“赤”就是“朱”,紅色。最明顯的是最后一句“談空說偈有真王”--“談空說偈”指禪門,結(jié)果卻出了個皇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