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背圖第二十象:癸未 同人(蔡京亂政)?
推背圖第二十象:癸未 離下乾上 同人(蔡京亂政) |
![]() |
|
【讖曰】 |
朝無光 日月盲 莫與京 終旁皇 |
|
【頌曰】 |
父子同心并同道 中天日月手中物 奇云翻過北海頭 鳳闕龍廷生怛惻 |
|
【金圣嘆】 |
“此象主司馬光卒,蔡京父子弄權(quán),群小朋興,賢良受錮,有日月晦盲之象?!?br /> | |
【詳解】 |
【讖頌詳解】 | |
1. 解讖 【朝無光 日月盲】 司馬光去世后,“統(tǒng) 氵臺”者茫然,朝政又陷于混亂。 “光”:指司馬光;“日”:指宋哲宗;“月”:指高太后。 “日月盲”:既指“統(tǒng)氵臺”者茫然無措,又指宋室天下昏暗無光。 1085年宋神宗去世,10歲的哲宗即位,其祖母高太后垂簾聽政,啟用司馬光[1]為相。十個(gè)月后,司馬光就去世了,朝政又被奸佞所亂。以上兩句,是本象主體事件的背景。 【莫與京 終旁皇】 “京”,指本象的主角——巨奸蔡京。 “旁皇”:亦做彷徨,徘徊,不知往哪里走。 這二句到了徽宗時(shí)期,指本來不應(yīng)起用的蔡京,被宋徽宗重新起用,大權(quán)旁落于蔡,徽宗荒淫昏庸,治國沒有方向,迅速走向衰亡。蔡京在徽宗時(shí)五度拜相,權(quán)頃朝野,是北宋亡國的罪魁禍?zhǔn)住? 2. 解頌 【父子同心并同道】:指蔡京和他兒子蔡攸取寵于徽宗,禍亂朝綱。 蔡攸(音優(yōu)),蔡京的長子,憑著蔡京的權(quán)勢和自己獨(dú)特的諂媚之道,連連攀升至宰相,不理朝政,身無寸功,而受封英國公、燕國公。蔡攸開始受蔡京蔭庇,父子狼狽為奸,后期因爭寵而父子反目。 “同心”:謀權(quán)術(shù)之心相同。 “同道”:謀權(quán)之道相同,都是用諂媚溜須、蠱惑迷亂之道。 【中天日月手中物】 “中天日月”:顯然不是讖中“盲”的“日月”了。“日”:似指徽宗了?!霸隆保核浦富兆跁r(shí)被再度廢掉封號的哲宗的元祐皇后。蔡京權(quán)勢甚重,玩弄徽宗于股掌之間,再廢元祐皇后[2]。 【奇云翻過北海頭】 “奇云”:指異軍突起的金國。 “北?!保贺惣訝柡欧Q北海,漢武帝試蘇武牧羊[3]即在北海。 遼國疆土遼闊,宋金遼后期,遼國疆土:西起金山(今新疆蒙古交界的阿爾泰山),北至蒙古高原北緣和外興安嶺,東抵庫頁島(今薩哈林島),東南達(dá)朝鮮的咸興,南界在今內(nèi)蒙古、山西、河北境內(nèi)與北宋為界?!氨焙!笔沁|國的北疆。 本句是古文的借代用法,指金國徹底滅了遼國,盡占遼國疆土之后,從北面揮兵南下,準(zhǔn)備進(jìn)攻北宋。 ※ “奇云”——迅速崛起的大金,在長白山、松花江一帶的女真族,宋遼時(shí)期受遼國“統(tǒng) 氵臺”。完顏阿骨打1113年成為女真族首領(lǐng),1115年稱帝,建立大金國。完顏氏1114年誓師抗遼時(shí),僅有幾千兵將,屢戰(zhàn)屢勝,1125年徹底滅了大遼。 【鳳闕龍廷生怛惻】:北宋知金兵南下,朝廷、后宮很害怕,大難臨頭。 “怛惻”,音:達(dá)冊,此指驚恐憂傷。 3.陳曦解圖 圖中草露頭,指草字頭“艸”,暗喻蔡京的“蔡”字。兩株草,喻蔡京父子。 同時(shí),草露出水面,一定是水的邊緣——暗含“漈”字。漈:音記,指水邊?,F(xiàn)存的第一部楷書字典《玉篇》中注:漈,水涯也。 “漈”和草頭“艸”,暗喻蔡京父子是禍水,惑亂徽宗,禍亂朝廷。 |
||
【文征解卦】 | ||
卦為“同人”,下為離,指火;上為乾,指天。 “同人”卦為“二人同心之象,合作共事之意”,正合蔡京父子“同心并同道”。本卦運(yùn)勢:“上下皆和,又得長輩提拔”,正合蔡攸初期因?yàn)楦赣H蔡京而得到提拔。 “同人”本是“如意吉祥”之卦,但本象僅是“二人同心共事之意”,喻蔡京父子亂權(quán)?!巴恕必栽凇锻票硤D》中后面又出現(xiàn)了一次,也是這樣取共事之意,而無吉祥之象。 |
||
【歷史】 | ||
【蔡京父子,斷送宋室】 蔡京是北宋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,詩詞、散文造詣也很深,但由于名聲太差,人們恥于收藏他的作品為,故其書法流傳下來的很少。 1. 投機(jī)鉆營終有成 蔡京早年投機(jī)于掌權(quán)的“變法派”,任開封府知府。1086年司馬光復(fù)相后,他成了“保守派”的急先鋒,5日內(nèi)在轄區(qū)盡廢募役法,受到司馬光的稱贊。1093年哲宗親政后重新起用“變法派”,蔡京又力助宰相章惇(音噸)重行新法。1100年徽宗即位后,蔡京被彈劾罷官。 蔡京閑居杭州,遇到宦官童貫來杭州為徽宗訪求書畫奇巧,蔡京巴結(jié)童貫,以書畫達(dá)于禁中,得以重新起用。 2. 結(jié)黨五拜相,父子亂朝綱 1102年,蔡京排擠了宰相韓忠彥、曾布,升任右仆射兼門下侍郎(右相),后又官至太師,先后五次任相達(dá)17年。 蔡京任相后,立刻把“元祐黨人”(司馬光一派)貶謫誅殺殆盡,還把“祐派”姓名刻在碑上,立于文德殿門,并自書大碑遍頒全國。隨后按照“同己為正,異己為邪”的劃分標(biāo)準(zhǔn),把哲宗的舊臣分為6類,540多人被他“一刀切”為邪黨。 蔡積極安插親信,廣布黨羽。他提拔宦官童貫、梁師成、李彥,勾結(jié)權(quán)臣王黼(音腐)、朱勔(音勉),他們與蔡京被后來稱為六賊。他的三個(gè)兒子一個(gè)孫子都成了大學(xué)士,兒子蔡攸后來成了宰相、國公,兒子蔡翛(音:消)成了駙馬。他提拔徽宗的親信楊戩[4]、高俅[5],都是有名的奸臣。朝中從侍從至執(zhí)政,從監(jiān)司到帥臣,蔡京都安排了他的門人、親舊,使本來就臃腫不堪的北宋機(jī)構(gòu)更加腐bai。 他向宋徽宗進(jìn)“豐亨豫大”之言,竭全國之財(cái),供其揮霍。大興花石綱、窮奢極侈,恢復(fù)當(dāng)年王安石的方田法大刮民財(cái),為補(bǔ)虧空大改鹽法、茶法,又搞出折納法、和金法,還鑄以一當(dāng)十的大錢盡坑百姓。蔡京一黨奢侈貪糜,他吃一碗鶉羹竟要?dú)?shù)百鵪鶉;王黼占田30萬畝…… 蔡攸在徽宗還是端王時(shí)就開始巴結(jié),徽宗登基后,他常在宮中扮作小丑給徽宗取樂,還常帶著徽宗微服出宮嫖娼,一時(shí)寵信勝過其父。蔡攸做宰相不理政事,專事諂媚。徽宗尚道,他就找道士吹噓徽宗是神霄玉清王降世,四處建神霄祠。 3. 本象的延續(xù)——樂極生悲,腐敗亡身 宋徽宗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,被蔡京等人哄惑得昏聵驕奢,熱衷于吃喝玩樂,宮中佳麗“以萬計(jì)”。朝廷對百姓必然橫征暴斂,導(dǎo)致了1119年宋江起義[6](今山東),1120年方臘起義(今浙江)。北宋雖然三年內(nèi)平息了叛亂,但無力抵御腐bai的大軍。蔡氏父子專權(quán),腐bai與時(shí)俱進(jìn)。 1115年大金建國后,宋金使者在海上往來,簽定“海上盟約”共同滅遼,滅遼后宋把給遼的歲幣給金國,金把燕云地區(qū)歸宋。后來宋出兵即敗,金滅遼后,宋不得不以重金贖回燕云,蔡攸因此成為英國公。 1125年二月,金滅大遼,當(dāng)年深秋,金國的完顏?zhàn)谕鸞7]與完顏?zhàn)诤卜謨陕纺舷鹿ニ?,宋軍連連投降。 1126年初,陰歷十二月二十三日,徽宗把皇位讓給27歲的趙桓(欽宗,桓:音環(huán))。欽宗即位不久,按太學(xué)生陳東上書之請,先后除了六賊(期間因金兵南下,徽宗逃亡南方數(shù)月)。六賊除蔡京被貶嶺南外,五賊被先后處死,又殺了蔡攸、蔡翛。但主戰(zhàn)派和投降黨依舊內(nèi)斗不止。 80歲的蔡京被貶,沿途百姓無人肯賣給他食物,無人肯讓他住宿,到了潭州(今長沙),餓死在城南一座破廟里。 腐敗、黨爭保不住和平,割地、獻(xiàn)銀換不來安定,一場深重的亡國大難,中國歷史上的奇恥大辱,已經(jīng)“定”在下一象里了…… [1] 司馬光被王安石貶出朝,在洛陽隱居15年,繼續(xù)編著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《資治通鑒》。 [2] 元祐皇后:孟氏,哲宗的原配皇后,哲宗時(shí)遭誣陷,被奸相章惇所廢。1100年25歲的哲宗去世,因無子,向太后立哲宗堂弟18歲的趙佶為帝,即徽宗。向太后垂簾聽政不到一年病逝,其間給元祐皇后評反?;兆跁r(shí)元祐皇后被蔡京陰謀廢掉。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,擄走了徽宗、欽宗二帝和后宮妃嬪,孟皇后居于宮外幸免。 [3] 蘇武牧羊:公元前100年,蘇武受漢武帝委任,手持“旌節(jié)”出使匈奴,被單于扣住。蘇武誓死不降,被流放到荒涼的北海(今俄羅斯貝加爾湖)放羊。公元前81年,在漢朝的交涉下,新單于赦免了蘇武,蘇武手持掉光了飾物的“旌節(jié)桿”回國。 [4] 楊戩:北宋太監(jiān),受到徽宗寵信,任彰化軍節(jié)度使,后升檢校少保,強(qiáng)占民田,加重捐稅為民痛恨。幾經(jīng)小說家撰述,被民間訛傳為二郎神。明朝成書的《封神演義》設(shè)計(jì)的二郎神,采用了楊戩的名字。。 [5] 高俅:《水滸傳》刻畫的第一奸臣。歷史上高俅原是蘇軾的書僮,以球技取悅趙佶,趙佶即位后,高俅漸被提拔,掌握禁軍。高俅雖然貪腐,使禁軍廢馳,但其奸佞和罪過無法和蔡京相比。 [6] 歷史上的宋江起義:北宋后期為解決財(cái)政困難,將整個(gè)梁山泊八百里水域收為國有,百姓捕魚、割蒲都課以重稅,違者以賊論處。由此引發(fā)了宋江等36位人于1119年聚義而起,不久離開了梁山泊轉(zhuǎn)戰(zhàn)華北,1121年被海州知州張叔夜所圍,宋江率眾投降招安。宋朝320年間大小起義上百次,宋江起義是規(guī)模、影響較小的一次,只因?yàn)椤端疂G傳》的生動(dòng)演義,使之家喻戶曉。 [7] 完顏?zhàn)诤玻罕久硾]喝,俗稱“粘罕”,其父完顏撒改是金太祖完顏阿古打的堂兄。宗翰是金的開國功臣,滅遼的主將之一,也是滅北宋的西路軍主帥,1128年又開始攻伐南宋,而成為金國的右丞相兼大元帥。在《岳飛傳》里被戲說成金國大太子,被窩囊化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