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背圖第十五象:戊寅 豐(五代十國滅亡)?
推背圖第十五象:戊寅 離下震上 豐(五代十國滅亡) |
![]() |
|
【讖曰】 |
天有日月 地有山川 海內(nèi)紛紛 父后子前 |
|
【頌曰】 |
戰(zhàn)事中原迄未休 幾人高枕臥金戈 寰中自有真天子 掃盡群妖見日頭 |
|
【金圣嘆】 |
“此象主五代末造,割據(jù)者星羅棋布,惟吳越錢氏﹝錢鏐四世﹞稍圖治安,南唐 李氏﹝李升三世﹞略知文物,余悉淫亂昏虐。大祖崛起,拯民水火。太袓小名香孩兒,手 執(zhí)帚著,掃除群雄也?!?br /> | |
【詳解】 |
【讖頌詳解】 | |
1. 解讖 【天有日月 地有山川】 天有日月,規(guī)律地運行,地有山川跌宕起伏。隱喻歷史迂回曲折如山川,但發(fā)展也有規(guī)律,與天象相應。 【海內(nèi)紛紛 父后子前】 五代十國時中原紛亂,皇帝短命,父子先后登基的事頻頻發(fā)生。 2. 解頌 【戰(zhàn)事中原迄未休】:五代十國分立割據(jù),戰(zhàn)亂不休。 【幾人高枕臥金戈】:借《晉書.劉琨傳》中「枕戈待旦,志梟逆虜」的典故,比喻戰(zhàn)事很緊,沒有安生之時。 【寰中自有真天子 掃盡群妖見日頭】 寰宇之中,自然會有真命天子出世,掃除群雄戰(zhàn)亂,重見天日。指宋太祖趙匡胤統(tǒng)一天下,建立宋朝,中國終于亂極而治。 這兩句才是本象的主體,前面的詩文是本象主體的背景、環(huán)境。 「日頭」:似又有「日字頭」之意,最后征「掃盡」的李煜,是「日字頭」。不知「掃盡群妖見日頭」是否還有此預意? 3. 解圖 圖中一小孩兒手執(zhí)掃帚橫掃群蜂,與頌中「掃盡群妖見日頭」相應。宋太祖小名「香孩兒」,故圖中以小孩兒暗喻。 |
||
【文征解卦】 | ||
卦為「豐」,下半部分為離,指火;上半部分為震,指雷。 本卦為「光明普照之象,棄暗投明之意」。正合宋太祖「掃盡群妖見日頭」,各國請降。 本卦大象為「雷電交加,聲勢盛大之象」,正合太祖掃平天下之象。 本卦:「運勢極強,勢如破竹,勝券在握,但應留一線」。太祖平天即是如此:平定各國,不鎩各國舊主,小有封賞[3]。 [1]「錢镠四世」:應是5世,吳越國錢镠(镠音流,907年開國)、錢元瓘(932年即位)、錢弘佐(941年即位)、錢弘倧(947年即位)、錢弘俶(俶音觸,948年即位)。 錢镠896年剿滅了吳越一帶的割據(jù)勢力,占據(jù)江浙13州,先被唐朝封王,再被后梁朱溫封為吳越王,后唐李存勖時又賜他玉冊金印。錢镠采用「用汗水代血水,以錢財換平安」的政策,一直臣服于中原政.權,對內(nèi)則組建小朝廷,自立年號。錢镠勤政恤民,發(fā)展生產(chǎn),頗得民心。他修建了「捍海石塘」等水利設施,使錢塘江兩岸免受海潮之害,被稱頌為「海龍王」。子孫延續(xù)了他的政策,在五代的大動蕩中保全了一方平安。 [2]「李昪三世」:指南唐李昪(昪音變,937年開國)、李璟(璟音井,943年即位)、李煜(961年即位)。李昪保境安民,不輕用兵,國力比較強盛。李璟945年滅閩,951年滅楚,958年被周世宗柴榮打敗稱臣。李煜詩詞極佳,但治國、打仗都是極蠢之材,他即位時南唐已經(jīng)向宋朝稱臣了。但他不聽詔宣,被宋朝討伐敗降。 [3] 后蜀主孟昶(音廠)、南唐主李煜死于宋太宗趙光義之手。 |
||
【眾人解曰】 | ||
不詳人 嘆曰: 五代十國滅亡的預言 心緣 嘆曰: 第十五象的圖中畫著一棵樹,下站一人,手執(zhí)掃帚,暗喻趙匡胤出來,掃清天下,建立宋朝。讖文是:"天有日月,地有山川,海內(nèi)紛紛,父后子前。"意思是大自然井然有序,而人世間的五代十國卻戰(zhàn)亂頻繁。 頌文是"戰(zhàn)爭中原迄未休,幾人高枕臥金戈。寰中自有真天子,掃盡群妖見日頭。"意思是五代十國以來,中原戰(zhàn)亂不休,人人枕戈待旦,誰能高枕無憂。但終于有真命天子趙匡胤出來,平定了戰(zhàn)亂,并統(tǒng)一了天下。 |